程实系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
(资料图片)
本文为程实博士为《中国外汇》杂志撰写的音乐与经济随笔“乐由心生”系列文章
基因真的很奇妙。儿子来香港过暑假,我带着他打游戏、逛故宫、去游泳,看他调皮,听他哼歌。虽然不到九岁,儿子却已经小有音乐范,他擅长架子鼓,会一点小提琴,吉他弹唱也有模有样。我经常听他练习乐器,大多是一些耳熟能详的世界名曲。而这次他在我身边,最喜欢哼唱的,却是一首中国民谣,郝云的《活着》。这恰恰是一首我在网易云音乐里最早收藏的歌,自认为还算小众,有点儿深度,想不到也是儿子的心头所好。
之所以感到意外,是因为《活着》这首歌,曲调虽然轻松欢快,骨子里却带着一些阴郁的成分。就像同名的小说《活着》一样,民谣《活着》也讲述着生而为人的不易与艰难,只不过两个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迥然有异。郝云这首创作于2013年的民谣,即便放在2023年的今天,也丝毫没有过时感。
《活着》这首歌,不简单。它细致入微地唱出了水泥森林里被重复的慌乱:“每天站在高楼上,看着地上的小蚂蚁,他们的头很大,他们的腿很细,他们拿着苹果手机,他们穿着耐克阿迪,上班就要迟到了,他们很着急。”它毫不隐晦地唱出了物质世界里被裹挟的世界观:“一年一年飞逝而去,还是那一点点小积蓄,我喜欢的好多东西还是买不起,生活总是麻烦不断,到现在我还没习惯,都说钱是王八蛋,可长得真好看。”它还唱出了激变时代里被压抑的心有不甘:“慌慌张张,匆匆忙忙,为何生活总是这样?难道说,我的理想,就是这样度过一生的时光;不卑不亢,不慌不忙,也许生活应该这样,难道说 ,60岁以后,再去寻找我想要的自由;其实我也常跟自己说,人要学会知足而常乐,可万事都一笑而过,还有什么意思呢?”
正因为《活着》不简单,所以我很怀疑年幼的儿子是否真的听懂了这首歌,于是我试着和他聊了聊这首歌的背景和歌词,以及它们所想要表达的那些事实与情感。让我吃惊的是,早慧、敏感的这一届孩子,远比我们成年人想象的还要知世故,儿子竟然大致是懂这首歌的。只不过,他虽然懂,却并不感到抑郁或悲伤。于是我想,人类悲喜可能并不会完美同频,苦痛本身,从不会简单地重复与传承。
是的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悲喜,对于上一代人的命运和悲喜,我们可以理解,能够共情,却永远无法真正融入和由衷体会。原因很简单,历史从不会跨入同一条河流,每一代人的经历都是似而不同的,没有经历过的事情,都不会真正意义上刻骨铭心。所以说,我们为下一代焦虑、担心的,归根结底都只是我们自己的压力,和儿女们真正将要面对和体会的,可能毫不相干。
三十年前的父母,担心孩子拿不到户口,进不了单位,毕业了不包分配;二十年前的父母担心游戏、上网会毁了孩子的一生。回过头来再看,这些担忧都是父母们自己在时代变革中产生的忧虑,却并不真正构成孩子们的束缚。走向市场的70后和80后们开启了职业生涯的新篇章,在网络文化中长大的90后和00后们也并没有变成“失落的一代”,反而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主流担当。
所以,当我们成为父母,凭什么会想当然地认为,我们现在面对的压力,会成为孩子们未来的枷锁呢?高企的房价,阶级的固化,教育的内卷,两极的分化,时代的割裂,文明的冲突,确实让现在的我们疲惫不堪,满心焦虑。但也许所有这一切,都会在未来迎刃而解,而真正困扰下一代的,会是我们今天所无法想象的新的瓶颈和困难,也许和宇宙相关,也许和AI相关,但都和我们现在瓶子里的世界无关。
之于每一个人,活着就是妥协与抗争;之于整个人类,活着就是突破与传承。在儿子轻快哼唱《活着》的时候,我感受到了传承的力量。一直以来,我都被客户和朋友们视作乐观派经济学家的代表之一,正能量满满,我想,我内心的阳光,恰恰源自大历史观下对人类社会退二进三、裹挟向前的认知,我总是相信,于一代人而言难以逾越的南墙,于下一代人而言就是可以跨越的门槛。
我相信,传承从本质上看,总是充满力量、饱含希望。一是因为传承往往伴随代际的进化。一代更比一代强,这是自然的趋势,客观的规律;科技的进步和物质的积累,总是会让新一代人站在更高的起点,拥有更大的能力,面对更多的可能,这恰是人力资本持续优化、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升的源源动力。二是因为传承可以突破认知的边界。淌过改革开放的深水区,克服经济结构转型的内生困难,根本上需要的是,全身心融入新世界的勇气和全方位体悟新时代的智慧,而唯有与时代同呼吸共成长的新生代,才会真正受益于但不受制于过去的经验,在认知上与世界同步,在行动上与趋势同行。三是因为传承总是自带人性的光环。人性是自私的,个体理性难免导致集体非理性,走出博弈困境则需要超脱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本能,而只有在面对下一代的时候,人类才自发地展现出超越自我的无私主义和奉献精神,从而让代际传承成为资源配置优化和博弈均衡改善的重要契机。四是因为传承天然具有正向的力量。爱是维系代际传承的纽带,就像所有文艺作品里描述的那样,无论世事如何艰难,无论时代如何变幻,爱的传承总是会让每一代人不自觉地牢记正面的点点滴滴,遗忘负面的丝丝缕缕,传承之际,每每总是人类群星闪耀之时。
因为儿子,我更喜欢郝云的《活着》了。下一次相聚的时候,儿子应该就可以吉他弹唱这首民谣了吧?一想到这,我已经略有皱纹的脸上,不自觉就爬上一抹微笑。
关键词: